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統計,中國2016年的多晶硅進口四大地區為韓國、德國、美國和中國臺灣,進口總量為12.494萬噸,占多晶硅總進口量近九成,創下歷史新高。
記者了解到,2016年全年我國多晶硅進口量保持高位的主要原因就是從韓國的進口量創歷史新高。數據顯示,2016年全年從韓國累計進口多晶硅70090噸,同比大幅增加36.9%,占累計總進口量的49.7%,位居進口量首位。
另外,據EnergyTrend統計,太陽能產業最上游端的多晶硅有80%以上在中國加工為硅片,因此中國的多晶硅需求量一直居高不下,供應則通過海外進口與境內生產兩大來源提供。這也是去年我國多晶硅進口量創新高的又一個重要原因。
受目前我國多晶硅需求旺盛影響,國內多晶硅企業今年仍將有大規模的擴產行動。統計數據顯示,1月份國內多晶硅產量1.93萬噸,環比增加3.8%,同比大幅增長19.1%,創歷史新高。1月份國內企業幾乎全部都滿產供應,開工率達到96.8%。2017年上半年產能優化或擴產企業產能將逐漸釋放,供應量將呈現逐漸攀高的走勢。
相關業內專家對記者說,作為太陽能產品的制造大國與需求大國,中國市場的供需變化直接影響著國際太陽能產業趨勢。由于目前需求持續成長,我國將會持續通過進口與擴產來增加境內多晶硅的量,但國內今年整體光伏市場較2016年肯定會下滑,對多晶硅的需求自然就會降低,到時可能導致多晶硅規模過于龐大。
因此,今年我國很可能會出現多晶硅供大于求的局面。
(關鍵字:多晶硅進口 硅片 多晶硅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