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近期下跌的原因是什么?總體體現了宏觀偏空因素向微觀傳導的確認。2019年上半年,供需矛盾邊際弱化,需求大概率偏弱;原油價格下行,通脹預期走弱,大宗的流動性溢價回落。因此,大宗商品會面臨易跌難漲的下行壓力。
近期原油價格下跌的原因是什么?有基本面(檢修期)和政策面(美國政府對原油的影響)兩個方面因素。后續,從基本面看,原油價格處于超跌的狀態;而考慮資金情緒和政策風險,下跌可能還沒有結束。
目前下游需求到底怎么樣?地產投資方面,地、錢、需求對于地產投資和開工的支撐還相對樂觀。19年銷售會下行,但是不會特別快,在下行的過程中投資和開工會仍然有韌性,預計整體房地產投資有一個不低的正增長。
19年總體經濟增速怎么看?總體經濟增速上,政府很有可能將19年經濟增長率穩定在6%-6.5%(更接近6.5%),關于經濟增速形態問題,市場普遍預期二季度是個底,我們認為這種觀點過于樂觀,可能呈現逐季下行,2020的壓力也不小。
正文
近期,大宗商品價格紛紛下跌,市場焦慮不安,詢問背后到底是基本面、資金面還是交易層面的原因?如果是因為需求端,那么現在下游需求怎么樣?2019年的下行會持續多久?
就這些問題,國君總量團隊(宏觀、策略)、地產組與國君期貨研究所林小春所長、原油高級研究員王笑一起進行電話會議交流。
我們的核心觀點如下:
一、大宗商品價格下跌的總體原因及后續展望
近期大宗的下跌,主要宏觀偏空的因素向微觀傳導的確認。信用擴張收縮、工業企業利潤連續3個月下滑等將直接影響產業鏈下游的備貨需求,工業品進入到主動去庫存階段。
有色方面,銅前2個月就跌了,鋁、鎳近期開始下跌,主要是由于庫存的差異,后者庫存更高,所以鋁近期會受到空頭更多的關注。
黑色方面,9月份以來,前兩年的年末減產限制在今年沒有出現,在心理層面給多頭帶來了較大的影響,因此近期下跌。鋼材下跌,近月價格高于遠月。現貨高于近月;而近期焦炭、焦煤、鐵礦石等原材料也開始下跌。這說明黑色價格的支撐的產業鏈上游(原材料端)的格局正在瓦解。
能化方面,原油價格下跌是成本坍塌的體現,需求也偏弱。供給側改革對能化的影響較小,有些能化品的產能甚至還在擴張,例如甲醇產能擴張4%,PTA擴張5%。而需求端面臨與有色金屬和鋼材同樣的情況,宏觀經濟決定了需求的下行趨勢。無論是從原油還是從國內主要的能化品,都可以看到價格結構的轉變,這其實意味著遠期的過剩,并且這個格局將會延續。
從我們期貨市場的這個結構上來看,首先目前是處在一個下跌的趨勢里,第二由于成本的坍塌,下跌還會得到正向的激勵。所以,周期類的商品,像黑色、有色,它的下跌趨勢可能還沒有終結。
從庫存看,房地產需求確實不錯。鋼材年初庫存高,2600萬噸,比同期高400萬噸,但現在庫存卻不高,去庫存明顯。說明今年需求還是可以的。螺紋鋼真正到11月份才開始走弱,螺紋鋼強于板材,確實是房地產較好,好于汽車等。
展望下一階段,2019年上半年大宗商品易跌難漲。首先,供需矛盾邊際弱化,需求大概率偏弱;此外,原油價格下行,通脹預期走弱,大宗的流動性溢價回落。所以從這幾個方面的因素來看,大宗商品會面臨一個易跌難漲的下行壓力。
二、近期原油價格明顯下跌的原因及后續展望
我們可以從基本面(檢修期)和政策面(美國政府對原油的影響)兩個方面來分析原油價格下跌。
從基本面看,9、10月份北半球煉廠進入檢修季,原油需求下降,庫存上升,推動原油市場從貼水(backward)結構轉成升水(contango)結構,市場對價格和過剩情況有更悲觀預期。
從政策層面看,特朗普上臺后發布美國第一安全能源計劃政令,特朗普整體政策對于原油市場的影響很大。特朗普很關注油價,在退出伊朗核協議中宣布將伊朗出口從峰值255萬桶降到0,市場對于供應預期存在明顯缺口。這個缺口不是其它國家能明顯補得上的,所以市場會有一個補缺口的動作。而11月5號,特朗普正式對伊朗發動制裁,給伊朗的進口國八個豁免國,有100余萬桶的量,導致市場之前增產變成供過于求,市場出現明顯下跌。
展望下一階段,單從基本面看,原油價格處于超跌的狀態;而考慮資金情緒和政策風險,下跌還沒有結束。未來可能有反彈,未來會跌到哪里取決于對于政策和政令意見的判斷。
三、房地產銷售、投資、融資近期狀況及后續展望
當前,市場對需求和政策都有一致性預期,但對投資的判斷還有一定分歧。
(1)一致預期需求2019年較差,銷售負增長;政策一直預期會放松,但是沒想放松什么。而對于投資,當前市場判斷市場投資端偏弱的三個理由:
行業已經去庫存二年半了,庫存率低,而目前拿地偏悲觀,沒有拿地就難有新開工。
新開工需要錢,但是地產行業表外融資收縮,錢從哪里來?
銷售下行,開發商又沒有動力新開工。
(2)我們對于這三條的判斷屬于反過來判斷的情況:
土地:我們經歷了三年去庫存,但同時有大量中小企業采用賣地的方式退出市場,中小企業土地庫存向龍頭企業轉出,從上市公司從負債率創新高可以看出土地庫存足夠,且集中在要開發的龍頭企業。
資金:雖表外融資收縮,但表內開發貸支持房地產企業將土地庫存變現。我們在2015-2017年經歷了表外融資的擴張,今年表外融資到期但是不能續,會倒逼土地變現:將土地變現賣給別人或者商品房回款。商品房回款的過程需要銀行表內的開發債解決錢的問題,上半年開發貸創了歷史新高。
需求:雖然銷售走弱,但城市去化率仍在歷史上處在中高水平,所以我們預計去化率會繼續降低。
因此,對于地、錢、需求對于投資和開工的支撐我們還是樂觀的,對于明年投資的判斷也是相對樂觀的。
竣工修復、新開工起來、銷售下行的這種組合歷史上沒有出現,但是今年上半年已經表現出來的差異會在明年持續。總體上認為,19年銷售會下行,但是不會特別快,在下行的過程中投資和開工會仍然有韌性,我們預計明年有一個不低的正增長。
四、經濟走勢及政策展望
當前,總體政策上,穩增長為第一位。政府很有可能將明年經濟增長率穩定在6%-6.5%(更接近6.5%)。
明年房地產投資、基建、制造業這三大需求雖然回落,但相對短期基本偏穩。如果政策不做任何調整,明年經濟增長率掉到6%以下是大概率事件;但現在將穩增長放在第一位,預計相應政策力度會大一些,包括減稅、轉向債發行、降準、降息。
基建方面,預測明年上半年基建有專項債資金支撐,但明年下半年如果地方政府融資不放松,基建會受明顯影響,因為土地銷售恐下行。明年下半年很有可能出現“中央政府出錢,地方政府出項目”的組合。
關于經濟增速形態問題,市場普遍預期二季度是個底,我們認為這種觀點過于樂觀,可能呈現逐季下行,2020的壓力也不小。
(關鍵字:大宗商品 房地產投資 基建 制造業 括減稅 轉向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