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筆謀局,高起點開篇。今年上半年,尋甸積極應對宏觀經濟和4年連旱帶來的嚴峻挑戰,各項主要經濟指標保持了高位增長,是全市14縣(市)區實現目標進度“雙過半”的4個縣區之一,為全面完成年度目標任務,加強融入滇中產業新區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搶抓機遇謀跨越
上下聯動抓項目,齊心協力促發展。尋甸縣委書記武斌說:“尋甸上半年經濟運行呈現出‘二高三快四穩’的特點。即投資和財政收入保持高位增長,工業經濟、招商引資、城鄉居民收入較快增長,農業經濟、第三產業、金融業和縣域經濟運行穩健。”
當前,省委作出了建設滇中產業新區的決策部署,尋甸正好位列其中,這不僅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機遇,也使尋甸走上了發展的大舞臺。滇中產業新區作為橋頭堡建設戰略的承載區和核心區,必將匯聚國家和省市更多的資源資金,尋甸必須搶抓機遇,積極融入,主動作為,從開放的末端走向發展的前沿。
武斌介紹,按照“差異發展、錯位競爭、特色取勝”的思路,不斷理清產業發展思路,完善產業規劃是尋甸融入滇中產業新區的關鍵。以滇中產業新區規劃為導向,立足尋甸自身資源稟賦和產業特點,進一步優化完善尋甸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抓緊編制完善產業發展、基礎設施、縣城建設、生態建設等各類專項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高起點、高標準做好規劃銜接,避免產業同質、性質同構,為融入滇中產業新區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堅持三產并舉、聯動發展,以產業園區為載體,推進產業優化升級,努力把尋甸打造成為滇中產業的示范區。
突出工業首位。按照“主導現行、產業延伸、配套完善、互動發展”的思路,加快園區建設,狠抓招商引資,改造提升煤化工、磷化工、氯堿化工等傳統優勢產業,加快發展裝備制造、有色金屬、生物制藥、天然氣化工等新興產業,積極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產業,培育產業龍頭,提升產業層次和綜合競爭力,著力打造省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
打造高原特色農業。以高原特色農業示范縣和昆曲綠色經濟示范帶建設為契機,突出畜、薯、煙、蔬、果“五大特色”,打造畜牧、馬鈴薯、烤煙、蔬菜、林果、生物資源、開放農業“七大產業”,配套發展農副產品精深加工、休閑觀光和農村物流等產業,大力發展高原特色農業,加快構建集約、高效、優質、生態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不斷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
做大文化旅游產業。按照“一城一基四品牌” 的發展定位,依托鳳龍灣國際旅游生態城和天湖島影視產業基地帶動,深入挖掘少數民族文化資源,強力推進生態、文化、旅游“三位一體”,打造影視文化旅游、溫泉旅游、紅色旅游、生態旅游四大品牌,努力提升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水平,力爭把鳳龍灣文化旅游園區打造成滇中產業新區文化旅游產業的龍頭和示范。
推動發展生物產業。以首批“云藥之鄉”為依托,以金柯制藥為龍頭,以泛亞林業產業園區為支撐,充分利用森林資源、中草藥種植等比較優勢,圍繞發展花卉、林產業、生物資源深加工等方面,探索建立生物產業基地,推動生物產業發展。
(關鍵字:尋甸縣 產業 經濟 磷化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