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后,橡膠板塊走出一輪反彈行情,整體表現強勢。市場人士認為,本輪上漲主要受三大因素影響:一是清明節假期國際原油和金屬價格明顯走強,市場樂觀情緒繼續升溫;二是3月底以來云南橡膠產區降雨偏少,氣溫偏高,干旱風險等級較高,市場擔憂持續干旱影響正常開割進程;三是美國通貨膨脹壓力猶存,美聯儲降息計劃進一步推遲,美元指數有所走弱,大宗商品大幅反彈。后期需要密切關注產區物候情況。
天然橡膠:國內供應增加預期受阻
天然橡膠前期圍繞14300—15000元/噸區間持續振蕩,本周受云南旱情擔憂影響,橡膠品種表現強勢,盤面連續上漲,突破前期振蕩區間。展望后市,國內迎來新一季開割,海外主產國減產疊加低產季制約導致進口或不及預期,預計短期供應壓力不大,需求在政策刺激下有向好預期,在當前估值相對中性的狀態下,建議對橡膠保持謹慎偏多思路,最大風險因素在于主產區天氣變化。
本輪橡膠上行主要是受國內產區天氣影響。4月以來云南產區再度出現干旱,導致膠樹生出黃葉,部分已經開割的膠園重新停割,整體開割率不高。另外,海南產區也因天氣影響計劃延后開割時間,國內供應增加預期受阻。此外,全乳膠與濃乳膠均用膠水作原料,生產情況會根據兩者利潤變化調整,目前濃乳膠的生產利潤較好,若國內產區正常開割,全乳膠膠水分流情況恐走強,從而造成其產量減少,進一步支撐膠價,后續國內能否全面開割依然有待觀察,及時關注國內產區在開割初期時的氣候變化。
泰國作為最大產膠國,由于厄爾尼諾及樹齡老化等原因,2023年產量初現下降態勢,導致其出口規模減少,2023年泰國橡膠出口444萬噸,累計同比下滑13%,減產現象延續至今,2024年1—2月泰國橡膠產量同比下降 0.39%至 87.1萬噸,加上部分主產區處于減產季與停割季階段,全球橡膠產量進一步下滑。ANRPC報告顯示,2024年2月全球橡膠產量下降至99.5萬噸,加上進口利潤倒掛,導致國內進口量不及預期,2月累計進口橡膠32萬噸,同比下降16%。
前期減產同樣造成原料庫存偏低,支撐原料價格上漲。今年以來,泰國原料價格一路走高,如膠水從年初55.3泰銖/千克漲至年內高點81.2泰銖/千克,漲幅達46.8%。近期主產區降雨,海外原料價格小幅回調,但仍維持偏高位置。東南亞持續高溫,階段性降雨對原料產出影響不大,整體供應偏緊的現狀未完全緩解,原料價格或延續高位,對膠價底部形成一定支撐。
終端汽車方面,今年以來國內出臺多項刺激汽車消費的相關舉措,如1月份提出了以舊換新的汽車助推政策;3月份國務院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著重于汽車、家電等領域。據統計,截至2023年年底,國三及以下乘用車保有量達到1378.8萬輛,國四10年以上高車齡保有量達4851.6萬輛,均面臨換新需求,更新數量可觀。另外,3—4月車企優惠政策仍延續,根據工信部最新公布的新車上市名錄,近期多家車企計劃發售的新車型與換代車型,有望刺激國內汽車銷量繼續增長,從而進一步拉動輪胎企業產銷,橡膠需求存向好預期。
綜上所述,成本支撐仍存,目前國內開割不暢,疊加海外天膠產區減產且處于低產季,預計短期供應壓力不大,下游輪胎在內外銷拉動下保持高位生產,政策刺激帶來終端汽車消費新增量,且當前估值相對中性,在供需偏樂觀預期下,建議對橡膠保持謹慎偏多思路。
(關鍵字:云南 橡膠 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