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7月后,滬銅在國內“錢荒”局面得以緩解的情況下迎來一波小幅反彈,但在關鍵壓力位50500元/噸處未能形成有效突破并再度下行。目前,雖然滬銅在48000元/噸獲得一定支撐,但展望后市,美國退出QE只是時間問題,而國內貨幣政策料維持穩定。在中國這個銅消費大國正處于調結構、去杠桿的背景下,宏觀面和基本面疲弱令銅價中期仍然維持偏空格局。
從全球經濟情況來看,中美歐三大經濟體經濟分化更加明顯。歐洲經濟前景仍然不樂觀,歐洲央行行長也再度強調歐洲經濟存在下行風險。而中國下半年去杠桿、調結構將是主基調,經濟維持高能耗高增長的時代將一去不復返。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美國在房地產市場強勁復蘇、就業市場改善以及制造業恢復的帶動下,經濟步入穩步復蘇的態勢。同時,美國在經濟穩步復蘇的背景下,未來退出QE將會提上日程,這將加速資金從以中國為首的新興市場流出并回流美國,支撐其正在復蘇的經濟。預計進入三季度后,美國退出QE的炒作還會不斷發酵,美元指數還將維持強勢,并中期利空金屬價格。
從流動性層面看,上個月中國迎來前所未有的資金緊張局面,引發市場恐慌拋售股票以及大宗商品,隨后在央行的積極表態下,市場恐慌情緒有所緩解。但展望后市,我們認為三季度后流動性仍然不會寬松。目前貨幣供應量同比增速仍然較高,新增信貸量也高企,人民幣存款余額也已逼近百萬億元的大關,整個市場并不缺錢。錢荒的更深層次的原因是資金的錯配,比如部分商業銀行將短期借款用于長期貸款,不斷加大杠桿的使用,以及銀行資金通過各種途徑進入房地產等虛擬經濟炒作。我們認為央行未來的政策不會為市場注入更多的流動性,反而會加大去杠桿的力度,加重對影子銀行的整頓,同時加快存量貨幣的流通速度,把資金趕回到實體經濟領域內。未來貨幣政策寬松的概率不大,資金偏緊的局面將會得以維持,將利空大宗商品價格。
從行業基本面看,目前,銅上游供應總體顯現小幅過剩。今年上半年以來銅精礦產量增長較快,而近期印尼Grasberg銅礦在礦難后恢復出貨,并有望在一個月內恢復全負荷運作。而力拓在蒙古的巨型銅礦也開始出口,三季度后上游銅精礦的供應壓力仍然較大。而作為最大的銅消費國中國,其下游消費不容樂觀,由于資金環境以及金融環境不好,實體經濟低迷也打壓銅消費,同時面臨傳統消費淡季,三季度后銅消費將不會有較大起色。從銅的主要產品產量來看,上半年發電設備、家電以及電子網絡電纜等多種產品產量同比下滑,其中空調等家電產品下滑較為明顯,下半年家電行業還將受到國內房地產行業政策調控的沖擊,銷售也不會有較大起色。
盤面上看,目前48000元/噸附近是長期支撐位,同時也是許多現貨買家的心理價位,在該位置附近逢低買盤介入會給銅價帶來支撐。但整體來看,在美元指數高企,中國資金緊張以及供應過剩需求疲弱的影響下,銅中期走勢仍將偏空。
(關鍵字:滬銅 銅礦 美元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