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庫存在截至7月的四個月中下降63%至30萬噸,總庫存降至相當于三周消費量的水準。渣打銀行預估中國銅總庫存量約為50萬噸,3月時庫存達到峰值超過100萬噸。
過剩致銅價格弱勢難改
至于保稅區庫存下降的主要原因,渣打銀行分析師認為,中國銅使用者遵循維持低水準庫存的戰略,是因對訂單的預期謹慎、價格前景偏空且信貸縮緊。
不過,渣打銀行還認為,庫存下降可能為銅價在10月初左右反彈提供機會,屆時需求將出現季節性改善。渣打銀行維持對中國今年銅消費量增長5%的預估不變且其預期第三季度LME三個月期銅價格為每噸7250美元,第四季度為每噸7350美元,均高于目前7000美元/噸的價格水平。
上海期貨交易所數據顯示,8月初的上期所庫存為16萬噸左右,較3月28日觸及的紀錄高位24.8萬噸減少34%。此外,從上期所銅各合約價格來看,上海期貨交易所的遠月合約相對于近月合約仍存在數百元的貼水。
礦商產量仍在增加,但產量增加和需求低迷導致的過剩卻成為空頭施壓市場的主要理由。因新礦提升產量且原有礦山產出增加,世界最大銅礦Escondida在截至6月底的2013財年度銅產出大增28%,英美資源集團(Anglo American)第二季銅產出也增長14%。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6月精銅產量為56.82萬噸,環比基本持平,同比有10.32%的增幅,今年上半年累計精銅產量323.4萬噸,同比增長12.84%。
全球銅過剩局面仍未改變,這也是滬銅和倫銅價格難以上漲的重要原因。
“基本面上,目前市場貨源充裕,下游消費依舊疲弱,供大于求格局明顯。”銀河期貨分析認為。
銅價疲軟持續拖累礦企利潤
7月底,工信部公布了今年首批工業行業淘汰落后產能企業名單,今年銅(含再生銅)計劃總共冶煉淘汰落后產能65.44萬噸。魯證期貨分析認為,全球供應過剩依然持續,國內淘汰的落后產能多數已經不再利用,因此對于供應影響不大。
整個7月,滬銅價格在48000元/噸~50000元/噸的區間持續震蕩,進入8月份之后,滬銅主力合約1311在近幾個交易日突破50000元/噸關口,與年初最高60000元/噸的價格高位相比,跌幅仍超過15%。多位分析人士向記者表示,如果后期更多的經濟數據印證中國經濟仍在進一步放緩,或者美聯儲透露出將提前結束QE政策,銅價不排除再創年內新低的可能。
倫銅在整個7月份也延續震蕩走勢,震蕩區間維持在6800美元/噸至7000美元/噸附近。進入8月份后,突破7000美元/噸價格關口,與年初8200美元/噸的高位相比,跌幅也接近15%。
銅與制造業景氣程度密切相關,在全球經濟前景尚未明朗的背景下,國內外銅價恐難以出現持續上漲行情。
今年以來,銅價的弱勢也拖累了銅礦企業的利潤,江西銅業今年一季度雖然實現營業收入460億元,同比增加60%,但是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9.7億元,同比下降32%。
今年二季度,銅價走勢差于一季度。江西銅業認為,受今年1~4月份LME和SHFE銅價大幅下跌的影響,若在二季度的剩余期間內,銅價仍維持目前價位或繼續下滑,公司預計 2013 年上半年度累計凈利潤較上年同期下降 50%以上。
不僅如此,云南銅業預計2013年半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8億~8.5億元;紫金礦業也預計2013年半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45%~55%。
一位有色金屬行業分析師對記者表示:“對國內銅礦企業而言,銅價下跌是導致自產礦利潤下滑的主要原因,對整個2013年而言,銅價下跌引發的存貨跌價準備的計提也是侵蝕利潤的重要原因。”
(關鍵字:銅價 銅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