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中國鉛冶煉工業的快速發展和鉛需求的大幅增加,中國現已成為全球精鉛第一大生產國和消費國。目前中國資源再生率嚴重偏低,提高再生鉛資源綜合回收利用效率,是中國鉛工業長遠發展的需要。
為了促進再生鉛行業健康發展,2013年3月,國家工信部等五部委聯合下發了《關于促進鉛酸蓄電池和再生鉛產業規范發展的意見》,明確指出到2015年年底前未通過行業準入的企業一律關停取締,加大了對落后產能淘汰的力度。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再生金屬分會科技環保部主任尚輝良說,再生鉛產業作為國家淘汰落后產能的重點行業,為積極應對日益嚴格的環保監管,園區化將是發展方向。
安徽田營園區作為全國最大的再生鉛循環經濟產業園區,近兩年來,按照準入條件的要求,通過實施“雙改兩新”戰略,努力構建生態園區,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實現了人、企業、自然的綠色和諧發展。
3月1日,田營園區管委會主任李鳳忠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雙改”是指園區骨干企業華鑫集團的技改和改制;“兩新”是指園區所有極板及蓄電池企業實施“新工藝、新產品”戰略。在改制方面,打破華鑫集團過去松散型的組織架構,成立了以資本為紐帶的股份制公司,于2013年完成了改制任務;在技改方面,項目總投資為10億元,規劃占地400畝,采用國內最先進的拆解和冶煉生產工藝,實現從原料到產品的機械化、自動化、規模化、智能化清潔生產,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要求和《再生鉛準入條件》。
目前一期工程已建成投入試運行;二期工程主體基本竣工,配套設施正在推進,預計3月底底可建成投入試生產。每噸成品鉛可節能30%以上,減排50%以上,降低成本20%以上,渣鉛含量有由過去的6%—8%穩定降低到1%以內,華鑫集團將繼續引領國內再生鉛冶煉行業的發展潮流。
2014年總計投入資金7.5億元,園區有4家鉛蓄電池企業新工藝已改造完畢,另外2家正在加速推進改造。鉛蓄電池企業圍繞節能環保和行業準入實施的重大的內化成改造,優化了生產流程,每只電池可降低成本5-10%,節水80%,削減酸霧排放70%,鉛塵鉛煙的處理更加到位,滿足清潔生產要求。
此外,投資6億元的天能二期項目今年5月份投產后,改變了園區單一的電池結構,在低速電動汽車電池方面實現了突破,目前園區總體助力車電池產能達到8000萬只,約占全國市場份額的1/4,成為全國最大的電動助力車鉛蓄電池生產基地。
“作為專業從事再生鉛循環利用的田營工業區,始終把職業衛生防護工作作為高于一切、大于一切、重于一切的工作來抓。”李鳳忠說,田營園區成立了由市長擔任組長的職業病防治領導小組,加強職業衛生監督隊伍建設,在引導企業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更多的承擔起社會責任,實現園區和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當前,中國經濟已步入新常態,再生鉛產業也面臨著產能過剩、環境保護、職業衛生、市場準入、創新驅動等方面的壓力和挑戰,田營園區積極順應新常態,通過工藝革新、裝備提升、生態建設和創新驅動,加快推進市場準入,努力打造再生鉛產業的升級版。
面對2015年的準入大考和進退洗牌。李鳳忠說:“新常態給我們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田營園區將緊緊依靠創新驅動,強化環境保護和清潔生產,按照全生命周期理念研發新產品,推動產業向規模化、集成化、自動化、清潔化、高端化方向發展,爭做行業標桿,努力打造全國一流的綠色能源基地。”
目前,國內已建成安徽田營循環經濟工業區、江蘇邳州循環經濟產業園等6-8個初具規模的再生鉛產業集群。截止去年底,共有5家再生鉛企業通過環保核查、兩家再生鉛企業通過行業準入條件。
再生鉛在鉛工業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從環境保護的角度看,與原生鉛相比每噸再生鉛在廢水及二氧化硫排放上遠遠低于原生鉛,無論原鉛工業如何發達,也應當充分重視廢鉛的回收與再生事業。李鳳忠如是說。(完)
(關鍵字:再生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