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金隆銅業公司全年生產陰極銅46.05萬噸、硫酸115.9萬噸,兩項均創歷史新高。其中高純陰極銅達標率為98.91%,高出計劃0.91%,處于行業領先水平。在銅冶煉企業普遍處于窘境的情況下,該公司實現盈利,并入選銅陵市創建全國質量強市市級主導產品“質量示范點”。這些成績,與該公司大力推行卓越績效管理密不可分。
去年年初,該公司依據集團公司下達的《年度績效目標責任書》制定了《年度組織績效考評兌現及專項考核辦法》,建立公司級、部門級關鍵績效指標(KPI)體系,月度評價、適時改進。對采購、生產過程、銷售環節均制訂嚴格的內控標準,并嚴格遵照執行。對原有生產工藝標準進行梳理完善,增補新工藝操作規程,強化計量檢驗崗位標準作業程序的培訓。
在生產過程中,該公司從源頭抓起,合理搭配來源不同、主品位不同、雜質含量不同的各種銅原料,科學配比,把好入爐原料關,降低工藝源頭對質量影響,穩定閃速爐爐況。同時拓寬陰極銅品質跟蹤、分析及持續改善渠道,持續跟蹤電解液、陽極板及陰極銅的質量指標,發現質量波動及時分析總結并予以改進。在陽極板質量控制中,加強銅精礦配料管理和冷銅均衡處理(避免高雜質原料集中處理)、將陽極板的雜質含量控制在合理范圍內。在電解生產控制中,重點關注電解液雜質含量及懸浮物的波動變化,通過調整電解凈液處理量、陽極板的雜質等手段,減少電解液雜質波動,穩定陰極銅的質量。
為提高績效,該公司堅持效益最大化原則組織生產,電銅負價差時,合理調配銅精礦采購結構,加大國產礦的處理力度,減少價差損失。針對原料銅品位低、成分復雜、粗雜銅不足等一系列困難,加強工序協調,持續優化主工藝操作管控,在穩定高效生產條件下,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得到進一步優化。
面對行業頹勢,該公司積極對標挖潛、降本增效,全面推進卓越績效管理。銅冶煉行業能耗大,能源結構復雜,該公司兼顧成本、效率與低碳,積極調整并優化能源結構。該公司一方面借助集團能源中心建設,完善計量器具,使水、電、蒸汽、煤、油等能源進出計量器具配備率達100%;另一方面淘汰工藝落后的高能耗制氧設備、引進工藝先進的節能制氧設備。同時有序推進“綜合節能與能源優化研究”課題攻關,積極引進“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在不需公司投資情況下完成了廠內綠色照明、硫酸循環水供電系統、保溫爐天然氣等節能項目。
(關鍵字:金隆銅業 陰極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