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15日,日本央行舉行議息會議,在日本經濟面臨下行壓力的背景下,市場密切關注本周的日本央行會議紀要措辭,對日本下一步的利率政策走向保持高度警覺。
寬松政策呼聲漸起
就在日本央行會議召開前夕,三菱日聯摩根士坦利證券經濟學家內六車治美提醒投資者注意日本央行在其會議上緊急追加寬松政策的風險。她在一份聲明中稱,雖然日本央行在10月30日加大經濟刺激的可能性更大,但是考慮到8月份出現的人民幣貶值、全球股市動蕩等意外情況,以及日本經濟數據低于預期的現狀,她現在不確定日本央行能否堅持到那個時候。
和內六車治美持相近觀點的還有瑞穗研究所有限公司的經濟學家高田創,他預測9月14日—15日會議上日本央行將會推出貨幣寬松政策,理由是中國市場帶來的沖擊改變了一切,現在應該有所行動。
導致這些經濟學家作出上述判斷還有一個支撐的理由,即油價再現跌勢令通脹受到抑制,而這和2014年10月份的情況類似。當時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毫無征兆地擴大了刺激政策,以防油價下跌和消費疲軟損害通脹預期。黑田東彥9月10日在議會聽證會上表示,雖然本季度日本經濟增長的可能性很高,但是最近的經濟數據混雜的意外因素太多,由于居民消費價格漲幅取決于石油價格,所以不得不改變對通貨膨脹的預期。接下來幾個月的經濟數據將決定是否有必要采取下一步的經濟刺激方案。
今年以來,日本央行的通脹指標始終徘徊于零附近,上一季度消費有所反彈但生產仍在下降。此前,日本央行計劃在2016年9月后的半年時間里,將居民消費價格漲幅維持在2%。現在看來實現這個目標有點兒難度。為此,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倍感壓力。
正是看到當前的經濟情況和上一次日本擴大刺激舉措時類似,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猜測去年10月份的情況會不會重演。鑒于全球需求疲弱,日本央行政策目標面臨的風險已經超出了可控范圍,這似乎是刺激日本央行現在就行動的正當理由之一。因此,預期本周日本央行會有意外之舉也并非空穴來風。
今年7月至9月,日本經濟依然疲軟,表明日本央行2014年10月擴大資金購買力的政策后勁正在消失,看來已經到了再次發力的時候。但是接近日本央行的消息人士稱,決策者無意在9月14日—15日的會議上擴大貨幣刺激舉措。他們認為即便疲弱的數據讓通脹預期面臨更大的不確定性,但是經濟復蘇將會提振通脹率明年升至2%的目標水平。
黑田東彥2014年10月推出貨幣刺激舉措時僅得到央行政策委員會微弱多數的支持,現在要讓他們再度支持進一步放寬政策似乎不太可能。因為當前情況和2014年10月相比還是有些許不同,比如當時日本家庭正忍受著加稅帶來的直接沖擊,而今年家庭收入正在上升并支撐消費表現好于去年;此外,日本企業信心和資本支出情況表現也不錯。這些理由讓反對者相信觀察美聯儲加息之后的情況再行動更為明智。
安倍下一步主打經濟牌
從宏觀層面分析,日本央行對美聯儲加息應該持歡迎的態度。因為日本經濟復蘇尚緩,仍然需要疲軟的日元刺激。而美聯儲加息之后日元會進一步貶值,這是日本央行樂于見到的情況。特別是近期以來全球市場動蕩,日本出口遭遇重創,這讓行動派堅信如果不采取行動,2%的通脹預期不太可能如期實現,所以日本國內的刺激措施宜早不宜晚,更不要等到美聯儲加息之后再行動。
除此之外,目前“安倍經濟學”正處于平臺期,這也讓行動派認為有必要立即行動。自2012年年底再度上臺以來,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推出了貨幣寬松等一系列刺激政策,希望扭轉日本經濟頹勢。但實施了近三年,“安倍經濟學”并未起到預期的效果。9月8日,安倍晉三在執政黨自民黨總裁選舉中直接連任,這意味著他在今后三年內不再面臨競選壓力,可以放手推進“安倍經濟學第2幕”。安倍晉三9月8日助選自民黨總裁的宣傳單上自信滿滿地寫著“邁向2020年”,不過,他能否安安穩穩走到2020年,關鍵還要看經濟成績單。此前,安倍晉三內閣的支持率因安保法案有所下降,他面臨的下一個考驗是明年夏季的參議院選舉,屆時經濟會占據不小的分量。安倍內閣也冀望通過刺激政策促進經濟反彈。
但是,諾貝爾獎得主保羅·克魯格曼9月9日在東京的一個會議上對安倍晉三政府今后的命運表達了擔憂,他稱“安倍經濟學”試圖振興日本經濟的失敗風險正在加大。對于日本是否能夠逃離通貨緊縮,他現在還是非常擔心。不管克魯格曼如何憂心忡忡,日本上下已經達成刺激經濟的共識,準備行動了。
當安倍政權進一步穩固、準備帶領日本經濟從衰退中掙扎重起時,無論是國內形勢還是海外因素,似乎都相信日本政府年內肯定會推出經濟刺激舉措;不管是9月“寬松”還是10月“刺激”,日本再次寬松的預期都在升溫。唯一需要明白的是,安倍晉三需要跨越的經濟難關不是那么容易。
(關鍵字:日本 Q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