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產業是貴溪市的特色產業、主導產業和優勢產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是地方財稅收入的主要來源。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地方的銅產業發展也面臨一些問題和困難:一是宏觀經濟環境的影響,全球大宗商品價格自2014年初以來持續下跌,銅價也是如此,再加上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經濟增長的需求動力有所減弱,過去主要靠“銅價+加工費”模式運行的粗銅加工企業進入微利時代。二是稅收政策變動的影響,國家對資源綜合利用增值稅優惠政策進行了調整,政策調整后的銅加工企業增值退稅率降低,企業稅負提高,壓縮了企業的利潤空間。三是企業勞動用工的影響,“用工難”“留工難”問題日益突出,尤其是有關銅冶煉、加工方面的人才嚴重缺乏。積極應對經濟新常態下地方銅產業面臨的挑戰,就應對癥下藥,進一步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推動銅產業實現轉型升級。
創新產業發展理念,打造工業4.0時代的核心競爭力。立足自主創新,加大銅產業技改力度,探索實施“搬遷升級式”“脫胎換骨式”“引進創新式”“自主研發式”等技改模式,實現銅產業增長由投入量擴張向集約節約轉變;完善產業配套,發揮重點優強企業的帶動作用,依托江銅的規模、技術和融資平臺的優勢,積極參與國內外銅資源領域的合作與競爭,采取兼并、參股、控股、購買等形式實現技術升級,提升產業發展水平。
發揮稅收政策作用,助力產業發展。首先,嚴格政策執行,認真研究、充分利用節能環保、鼓勵高新技術和自主創新、“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等方面的國家稅收優惠政策,將國家明確規定的政策用足、用好、用活,促進銅精深加工發展,增強企業發展后勁。其次,優化政策服務。樹立“跨前”納稅服務理念,即引入企業重大涉稅事項事前介入合議制度,突破以往“發生問題事后補救”的服務理念,實施前置式服務;著力構建新型稅企關系,實行銅產業大企業管理,提高企業稅法遵從度;進一步簡化審批流程,改進征管方式,探索國稅、地稅聯合辦稅的稅收征管新模式,為銅產業企業提供優質、高效、便捷的辦稅服務。
突出平臺建設,破解要素制約。建立健全招聘任用機制,為高級人才開通“綠色通道”,對銅產業企業引進的各類高層次人才和緊缺人才,在戶籍辦理、住房補貼、安家補助、保險保障、配偶安置、子女入學等方面給予相應優惠政策;完善培訓培養體系,建立政府和企業聯動機制,采取訂單式培訓、定向資助的辦法,有計劃地培養銅產業企業管理技術人才;積極整合本地教育培訓資源,充分發揮江銅技校等地方技校的作用,建立多層次、多門類的人才培訓基地,構建企業與培訓機構的合作雙贏機制,全面加強銅產業企業各類各層次人才的教育培訓。
(關鍵字:貴溪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