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第六屆董事會召開第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為盡早實現全球最強大的銅管制造企業的戰略目標,加快實施產業升級、擴大生產規模、優化生產布局的議案》。該公司擬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緊抓行業發展機遇,實施產業升級增效擴產項目,以淘汰行業落后產能,調整公司產品結構,提升產品質量,擴大生產規模,優化生產基地布局,提高市場占有率,盡早實現全球最強大的銅管制造企業的戰略目標。
海亮股份擬以自籌資金在廣東、安徽、上海及越南等生產基地新建高檔銅管生產線,擴大生產規模,進一步優化產品結構和生產基地布局;同時,該公司擬以自籌資金并購美國銅管生產企業或在美國投資新建銅管生產線,加快推進國際化戰略,積極拓展國際市場,有效規避貿易壁壘風險。
上述項目實施有利于提升海亮股份的綜合競爭能力,早日實現戰略目標。本項目實施完成后,將加快該公司銅管產業升級步伐,快速提升生產裝備水平,持續提升產品質量,降低產品生產能耗和制造成本,進一步優化產品結構,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同時,海亮股份還將進一步優化生產基地布局,有效化解國際貿易壁壘,快速提升市場占有率。
根據市場發展需求,積極建設高檔銅管生產線是十分有必要的。近年來,下游行業特別是家電行業對節能降耗需求和成本控制要求持續提升,下游客戶對高精度、高性能的銅管產品需求不斷加大,行業部分傳統設備與生產線已無法滿足高精度、高性能產品的生產需求。國際銅業協會曾發布“銅佳品質家電標識”,以幫助廣大消費者和企業了解家電安全品質,保護消費者權益,提高中國家電品牌產品競爭力。海亮股份表示,項目實施后的銅管產品在精度、功能、生產成本上完全可以滿足客戶的需求。
此外,上述項目能夠滿足節能減排的需求,有利于行業穩健發展。海亮股份通過項目實施,在現有銅管加工生產過程能耗結構的分析基礎上,對關鍵設備和重點耗能工序加大投入,采用最先進的節能降耗技術和裝備,實施優化生產工藝、裝備升級等措施,減少生產環節的能耗;同時,項目全面推廣生產控制系統(MES)與企業資源管理系統(SAP),改變傳統以人為主的制造管理模式,升級為全自動信息化高效率的新型制造管理模式,提升生產管理水平,有效降低產品單位能耗。海亮股份還將利用自身行業龍頭地位,提高銅管加工行業質量與能耗標準,占領能耗標準化高地,引領行業健康發展。
謀大事講究天時、地利、人和,海亮股份制定如此宏偉的戰略目標,重中之重是自身經營發展的道路走得穩健。海亮股份經過多年的發展,在成本管理、風險控制、市場拓展、質量持續提升和技術創新、研發等方面形成了獨特優勢。目前,市場需求疲軟,同行經營業績普遍微利或虧損,而公司多年來銷量、凈利潤均實現穩步增長。海亮股份2016年半年度報告顯示,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738562.59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5.86%;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9524.55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0.29%。報告期內,銅加工產品銷售量20.36萬噸,比上年同期12.35萬噸增長64.86%。在這種巨大反差的背景下,行業重整的機會已經出現,許多銅管制造企業處于停產或半停產狀態,為海亮股份成為全球最強大銅管制造企業創造了千載難逢的機遇。
從銅管制造行業特點看,以當今最新的裝備、技術建設新的生產線可快速抵達行業至高點,不僅能顯著提升產品質量、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產品成本、減少能源消耗、改善環境質量,還可淘汰行業落后產能,加快產業升級,對促進行業健康發展十分有利,對社會的節能減排也有積極貢獻。此外,海亮股份表示,新建生產線與技術改造不同,不會造成公司局部停產或減產、喪失快速搶占市場的發展良機,選擇新建生產線方式加快產業升級步伐是合理的、可行的。
據了解,上述具體投資項目投產后,海亮股份銅管生產能力將達到60萬噸/年。在此基礎上,海亮股份還將繼續尋找新的發展機會,推動企業快速發展,早日實現全球最強大的銅管制造企業的奮斗目標。海亮股份作為轉型升級浪潮中的一份子,對行業內企業具有借鑒意義,所作所為都踐行著《關于營造良好市場環境促進有色金屬工業調結構促轉型增效益的指導意見》,積極推進國際合作,充分發揮我國有色金屬先進技術和裝備優勢,帶動先進裝備、產品、技術、標準、服務的全產業鏈輸出,提高國際化經營能力。中國企業“走出去”,有色企業“走出去”,在國際上取得行業話語權,為自身、為行業、為國家謀得更好的發展。
(關鍵字:海亮股份 銅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