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度是從這個控制面板調節嗎?最高是多少度?”近日,記者來到位于陶朱街道“千人計劃”產業園的浙江中地凈土科技有限公司時,總經理陳林正在車間里與工人共同忙碌。他告訴記者,公司第一條全自動土壤修復劑生產線將在春節后批量投產,目前在進行最后的設備調試。
顧名思義,土壤修復劑生產線就是用于生產土壤修復劑的。據陳林介紹,這條生產線生產出的土壤修復劑拌入土壤后,能夠在一個月內吸附消除土壤的重金屬污染物,以達到生態修復的目的。這項技術不僅填補了國內土壤修復產業的空白,而且能夠撬動諸暨的整個產業鏈,預計將創造100億元以上的行業價值。而這項技術的擁有者正是“千人計劃”產業園引進的“領軍型人才”土壤修復首席科學家陳明。
“陳教授是我們諸暨人,我們很早就認識了。”陳林說,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當下環境污染日趨嚴重,國家對環保產業也是愈發重視,在經過項目成立前期的大量市場調查后,自己與陳明一拍即合,隨即決定開展合作,“這也是公司成立以來的第一個生產項目,可以說兩者是同呼吸共命運的”。
記者了解到,浙江中地凈土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去年8月,在與陳明教授聯盟后,一期已經投入6000萬元進行成果轉化,這將形成年產15000噸土壤修復劑的生產能力。目前雖然項目尚處于設備調試和試生產階段,但已經有江蘇、河北、河南等多地的國土部門慕名上門預訂土壤修復劑,訂單總價值達6000萬元。
“可見這個產業的前景十分廣闊,我們預計在今年下半年著手建設項目的第二期。”陳林表示,希望這個項目不僅能為諸暨經濟社會發展創造價值,更為人們的生活環境改善帶來福音。
(關鍵字:重金屬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