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國內植物油結束2月份出現的反彈行情,呈震蕩下跌態勢。一是CBOT豆類商品期價在基本面的壓力下開始震蕩回落;二是國內植物油市場本身處于傳統的需求淡季,市場交易態度謹慎。
原料成本環比下降,豆油繼續震蕩筑底
3月份,國內豆油期現貨價格結束2月份的上漲行情,再次下跌震蕩,并于17日創出連豆油期價新低,F貨市場購銷總體疲軟,一方面春節過后國內豆油庫存不斷下滑,目前已降至70多萬噸,較去年下半年最高時降幅近半,庫存對價格形成的壓制略有放松,有利于油廠挺價;另一方面,需求疲軟,且南美大豆豐產上市外盤豆類商品走勢疲弱,市場預期4月份后到港將大幅增加,市場缺乏盈利效應貿易商多觀望,期價持續走低也拖累現貨走勢。
4月份,預計國內豆油期現貨價格繼續震蕩筑底,期盤操作上建議觀望,逢前低可少量建多單搶反彈,現貨仍以隨用隨購為主。
菜籽油供需兩不旺,臨儲銷售影響有限
3月份,國內菜油期現貨價格止漲回落,繼續震蕩筑底,市場購銷兩不旺。一方面是市場進入傳統的需求淡季;另一方面是國內菜油現貨商業庫存偏緊的局面繼續。
2月份,我國進口油菜籽29.7萬噸,低于上月的33.8萬噸和去年同期的42.6萬噸,為去年10月份以來最低水平,進口菜籽數量下降使得新增菜油數量隨之下降,雖然過去兩個多月的8次臨儲菜籽油拍賣累計成交7.2萬噸,增加了市場流通量,但對國內菜油現貨基本面和價格影響有限。
4月份,預計國內菜油期現貨價格繼續震蕩筑底,期貨操作上建議逢前低輕倉建多單,底部區域區間震蕩思維,現貨仍以隨用隨購為主。
出口和需求雙乏力,馬盤帶連棕油向下
3月份,國內棕櫚油期現貨結束2月份的反彈行情,再次震蕩下跌,并且連棕櫚油期價在3月17日創下新低;現貨市場交易清淡,表現略強于期盤。需求方面,因國際原油價格繼續在5年來底部區域運行,馬盤棕櫚油期價因需求和出口皆疲弱而回落,貿易商不看好棕櫚油價格,認為市場無盈利效應,采購積極性不高。供給方面,今年第一季度棕櫚油進口總量不足110萬噸,比去年同期下降三成以上,港口處于去庫存狀態,賣方銷售壓力也不大。
4月份,預計國內棕櫚油期現貨價格繼續震蕩筑底,并有創新低可能,操作上期盤建議觀望,或空棕櫚油多菜油套利,現貨仍以隨用隨購為主。
分析后市,利空因素有:一是馬來西亞棕櫚油出口疲軟的局面還將持續;二是南美大豆上市速度加快,豐產壓力將主導后期豆類市場,豆油走弱也壓制棕櫚油價格;三是按照往年規律,3月份開始主產國棕櫚油產量將逐月增加,而棕櫚油出口和工業需求均看不到亮點,需求疲軟對市場影響程度將加大。
利多因素有:一是人民幣匯率下跌,不利于棕櫚油融資性進口;二是當前港口棕櫚油庫存處于5年來低位水平,價格處于10年來低位水平,這均意味著國內棕櫚油現貨價格向下空間有限。
國內供應充裕,進口繼續下降
海關數據顯示,2月份我國食用植物油(不含棕櫚油硬脂)進口量僅為23萬噸,低于上月的46萬噸和去年同期的58萬噸,為數年來單月進口最低水平。
其中,2月份我國進口豆油僅1798噸,遠低于上月的4.4萬噸和去年同期的13.3萬噸,為2011年5月份以來最低水平。2月份,我國進口菜籽油4.5萬噸,低于上月的5.2萬噸和去年同期的6.5萬噸。2月份,我國進口19~24度棕櫚油14.4萬噸,低于上月的30.7萬噸,為2005年2月以來最低水平。
根據進口食用植物油裝運船期和到港預報統計,3月份我國進口食用植物油(不包括棕櫚油硬脂)到港量將增加至40萬噸左右,雖然高于2月份的23萬噸,但仍低于去年同期的55萬噸。國內植物油供應充裕,內外價格持續倒掛,融資性進口大幅減少,是食用植物油進口量減少的主要原因。
(關鍵字:植物油 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