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正式上線股權眾籌平臺,欲大舉打造創業生態圈。業內人士指出,電商做股權眾籌,互聯網影響力足夠,但金融優勢并不突出。草根平臺應對調整則表示瞄準細分和垂直項目競爭。
在中國一直是草根平臺主導的股權眾籌發展4年之后,終于迎來了大鱷入場。
3月31日,京東股權眾籌平臺“東家”正式上線。當日上線11個項目,8個項目獲得領投人青睞,其中,3個項目當日完成融資目標。
京東股權眾籌負責人金麟向《投資者報》記者表示,京東要做的不僅僅是為企業融一次資,會嘗試不同行業的項目類型,打造創業生態圈。在投后管理方面要求創業企業每年披露一次財務報告,并及時披露各類重大經營和戰略事項,通過信息公開降低投資人風險。
京東股權眾籌平臺從3月20日內測到正式上線,賺足業內眼球。“東家”將為行業帶來哪些創新、是否能夠真正解決創業企業融資難問題、能否激發更多跨領域巨頭入場以及對當前草根平臺產生哪些影響都值得期待。
京東介入股權眾籌
京東進入眾籌領域相對較早。2014年7月京東上線權益類眾籌平臺,為股權眾籌做好鋪墊。
艾瑞咨詢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權益眾籌市場融資總規模達到4.4億元,京東眾籌占比為31.6%,位居第一。艾瑞咨詢分析稱,3C、數碼等領域有著長期的積累和穩定的客戶群,各類項目在京東眾籌平臺發起的優勢明顯。
金麟介紹,“東家”平臺采用業內普遍的“領頭+跟投”的融資模式。“創業項目登陸京東股權眾籌平臺后,由專業風險投資機構或專業投資者進行評估、選擇和投資,符合一定條件的普通用戶要跟著專業投資者投資,以此控制風險。”金麟說。
和其他平臺不同的是,“東家”在投后管理環節賦予領投人更多責任和收益。普通用戶參與股權眾籌之后,要把除了收益分紅權之外的所有權益委托給領投人,如果項目投資成功,普通用戶需要付出收益的20%給領投人,而領投人的職責是定期對投資項目進行監督和指導。此外,京東也成立團隊將參與此環節。
據了解,在投資環境較為成熟的美國,獲得風險投資的創業企業在5年內的失敗率平均達到60%到80%,而投資一家創業企業,也需要5年多才能退出。這也是國內投資者存有顧慮的關鍵點。
京東方面表示,80%以上的項目會失敗,即使成功也面臨著退出周期過長的困境,需要等到企業被收購,下一輪融資或最終上市,投資人才能兌現收益。所以投資者人資質選擇上,京東金融相關負責人認為,股權眾籌更適合年收入不低于30萬元專業人士、金融資產100萬元以上人群以及專業的風險投資人。
盈利模式也是困擾眾籌平臺的問題。金麟向《投資者報》記者表示“東家”將按照融資額收取一定比例的服務費。“具體來說融資規模1000萬元以上的項目收3%,1000萬元以下的收5%。”金麟說。但他并未透露預計何時能盈利。
或引發“馬太效應”
雖然當下監管未解,今年“兩會”期間“股權眾籌”被納入《政府工作報告》,無疑也為股權眾籌發展提供政策“風口”。
此次京東成為第一個正式上線股權眾籌的大佬級別電商,事實上,其他電商等實力雄厚機構同樣對這一塊“蛋糕”虎視眈眈。同樣具備品牌、流量、客戶優勢的蘇寧、阿里巴巴等互聯網企業也在緊鑼密鼓地籌備股權眾籌平臺。
根據清科集團旗下的私募通統計顯示,2014年,股權眾籌領域其融資需求超35億元,而當年募集金額10.31億元。未來5年融資缺口更大,將有超過3000萬家沒有被覆蓋到的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會通過互聯網金融的方法得到融資服務。
眾籌之家CEO王正然向《投資者報》記者表示,股權眾籌領域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進入,資金籌集正呈井噴之勢。
而背景雄厚企業的到來,正在加速著行業的發展。以京東為例,眾籌平臺不僅提供的是項目和資金,投后管理成為風控的重要手段。電商平臺提供的銷售渠道和宣傳推廣、管理培訓等環節完善著整個行業發展鏈條。
“微頭條”是“東家”上線首日參與眾籌的11個項目之一。微頭條旨在打造輕內容閱讀平臺,已拿到中國青年天使會會長、創業工場創始人麥剛百萬級別天使投資。其CEO陳鋼在接受《投資者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項目進行眾籌一方面是融資,更重要的是增加曝光率,京東的品牌優勢可以讓更多的人了解自己的項目。
草根平臺不懼狼來了
對草根平臺來講,京東等電商的到來,使得競爭持續加劇,未來幾年行業或許面臨洗牌?
深圳股權眾籌平臺云籌創始人謝宏中向《投資者報》記者表示,京東進入股權眾籌領域,提高了未來行業的門檻,對那些打算要進入這一領域的草根平臺產生了壓力,草根平臺參與的機會會越來越小。“對于發展較好的平臺也有一定的壓力,畢竟京東的品牌效應、互聯網思維以及流量都做得很好。”謝宏中坦言。
他也指出,行業洗牌的時間還沒有到,現在股權眾籌行業并沒有完全發展壯大起來,也沒有出現行業巨頭。而且京東并不具備很強的金融優勢,股權眾籌的投后管理和退出機制上還需要進步觀察。現在值得肯定的是,京東設計了一些保障投資人利益的監督機制。
此外,謝宏中認為,京東等電商的進入將會對行業產生利好,京東通過巨大的品牌影響力,讓更多的人知道并參與到股權眾籌領域,幫助教育市場,培育投資人,甚至可以拉抬某些平臺的估值。
草根平臺該如何突圍?王正然表示,小平臺在資源和規模上沒有優勢,那就要努力做特色,走細分和垂直這條道路。這一點得到謝宏中等平臺創始人的共識,平臺想生存下來必然要進行差異化發展。
(關鍵字:京東 馬太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