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解除協議》。" />
星恒電源控股股東納川股份(300198)12月17日早間公告,公司參與投資設立的產業股權投資基金啟源納川,于12月16日與萬通地產等相關方共同簽署了《<關于星恒電源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轉讓協議>之解除協議》(以下簡稱“解除協議”)。根據該協議,萬通地產(600246)決定終止收購鋰電池企業星恒電源的78.28%股份。
終止收購星恒電源
今年7月30日,萬通地產曾宣布,擬收購星恒電源合計78.284%股權,交易總價款為31.7億元。納川股份公告稱,星恒電源自2003年成立以來一直致力于動力鋰電池的研發、生產、銷售,在國內率先實現了電池的二次壽命和梯次利用,其主要瞄準新能源汽車和輕型車市場。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星恒電源自2014年起開始布局切入,其具有極高性價比優勢的超級錳酸鋰和多元復合鋰產品使其快速成為國內眾多新能源物流車制造商的第一供應商。
萬通地產也于12月16日晚間公告,公司與交易各方未能就本次交易優化及后續完善措施等重要法律及商業安排達成一致,加之市場環境發生重大變化,繼續推進交易面臨較大的不確定性因素。綜上考慮,公司認為本次交易無法按計劃繼續推進實施,公司決定終止本次交易相關事項。
根據納川股份公告顯示,啟源納川持有星恒電源64.897%的股權。納川股份稱,萬通終止收購后,公司預期投資收益暫時不能實現。公司將通過啟源納川與標的公司其他股東一起,群策群力,共同推動星恒電源持續穩定發展。同時,公司也將積極推動星恒電源以獨立IPO或資產并購的方式實現資產證券化,以確保公司對星恒電源投資的保值增值。
跨界玩車殊為不易
房企跨界玩車殊為不易,雖然2018年以來,房企切入整車制造、新能源電池等汽車產業鏈案例增多,據統計,今年以來,房企涉及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投資規模已超過100億元。但是,失敗案例也紛至沓來,恒大與FF高調合作后,因資金問題,雙方對簿公堂。華夏幸福實控人王文學近日也退出相關新能源電池制造領域。萬通終止收購星恒電源后,房企跨界玩車受挫案例又添一宗。
萬通地產主業方面,由于近兩年較少拿地,公司土地儲備嚴重不足2015年至2017年,萬通地產持有待開發的土地面積分別為56萬平方米、56.85萬平方米、29.28萬平米,呈減少趨勢。
公司在2011年宣布向商用物業轉型,稱到2015年,萬通地產旗下商用物業開發面積要超過100萬平米、持有面積超過50萬平米,目標年租金收入11億元。但萬通地產到2015年,商業項目租賃收入卻只有1.87億元。
有房企人士表示,從經驗上來看,房企轉型失敗案例中被動轉型較多,企業往往在原來主業景氣度有所下滑之后開始向多元化尋求幫助,但這面臨轉向非主業沒有協同效應,短期難有成效,還需長期深耕。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則認為,目前,地產商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核心目的仍然還是圍繞房地產開發。房企對土地有較大的訴求,通過對汽車產業鏈的摸索轉向多功能用地,從而進行產品多元化開發。從盈利預期、資產規模的角度,外行想通過發展新能源汽車獲得短期回報的可能性很小。
(關鍵字:房企 新能源 萬通 流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