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近年來鋼鐵產業低迷、焦炭產能嚴重過剩的形勢,為盤活現有焦化生產設備,提升原料資源的利用率,寶泰隆公司決定建設30萬噸穩定輕烴項目,改生產冶金焦為生產化工焦,以化工焦為原料造氣,合成甲醇,制取穩定輕烴,從而實現產品升級、產業轉型,實現傳統煤化工向新型石油化工轉型。”寶泰隆公司30萬噸穩定輕烴廠工程師鄂佳欣11月27日介紹。
30萬噸穩定輕烴項目總投資為30.639億元、占地39.75公頃,從2013年7月開始建設,每年投入82.33萬噸化工焦和159.6萬噸燃料煤。投產后,每年可提供60萬噸甲醇(中間產品)、20.6萬噸穩定輕烴、2.88萬噸LPG、2.25萬噸重質芳烴等產品。目前包括焦炭造氣、煤氣凈化、合成氣壓縮等生產裝置和空分、冷凍站等輔助生產裝置以及相應的公用工程及輔助設施都已經完工,設備調試完畢。與項目配套的生產污水處理和氣化爐爐渣、鍋爐爐渣再利用及廠區綠化等環保措施都已達標。
鄂佳欣指著工藝流程圖介紹,最初的煤氣生產采用純氧-蒸汽常壓連續氣化工藝,到生成原料甲醇后經預熱、蒸發和過熱后送入合成穩定輕烴反應器。甲醇在此反應器中轉化為汽油、LPG、燃料氣和水的混合物,再進入穩定輕烴入油水分離器,最終在產品分離塔將粗穩定輕烴分離成輕組分穩定輕烴和混合芳烴。塔頂產物完全冷凝為產品穩定輕烴,產品穩定輕烴經過循環水冷卻后送至罐區。
鄂佳欣表示,焦炭制30萬噸穩定輕烴項目建設的意義在于,從產業上突破了焦炭與鋼鐵冶煉的捆綁結構,讓焦炭生產不再受制于下游的鋼鐵冶煉的市場影響,完成了從冶金焦生產向化工焦的轉型,同時也實現了從傳統煤化工向煤基石油化工的產業升級。鑒于我國多煤少油的能源結構,這對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意義,項目將在近期投產,為煤化工企業遵循國家能源保障發展轉型升級提供范例。
(關鍵字:甲醇 穩定輕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