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企業或者產業,從高利潤階段步入平均利潤階段,再進入微利時代,正是發展的基本規律之一。在歷經投資熱、降價甩貨潮之后,LED芯片領域正悄悄步入微利甚至是無利時代。
業內專家向《高工LED》記者表示,隨著LED芯片價格不斷下跌,有部分芯片廠家已無利潤可言。小規模、無研發能力的芯片企業遭遇到困境,而必須靠銷量增長、靠技術進步來維持生存。“2013年初國內LED芯片企業會出現倒閉潮,擁有MOCVD設備數量在8至10臺之間的企業將會逐漸被市場所淘汰。”
產能過剩已成定局,從行業來看,業內人士分析,從今年底到明后兩年,中國LED上游芯片領域很可能會經歷從去庫存轉向去產能的過程。“這個過程會比較痛苦,可能會出現大量的兼并與破產。”
國內某家芯片企業相關負責人向《高工LED》記者坦言:“如果生產出來的芯片沒有突出的性能,價格肯定會下探到一個臨界點,有些廠家做下去就是賠錢的買賣。”
降價潮提前到來
LED芯片供需關系的變化,是導致這場價格戰的主要原因。
高工LED產業研究所(GLII)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國內LED產業整體持續低迷,特別是LED上游芯片和中游封裝產能過剩嚴重。與年初比,2012年3季度LED芯片價格下降幅度超過30%,低端芯片價格最高降幅高達45%。
GLII在此前發布的《2012年中國LED產業上游外延芯片調研報告》中對目前的行業形勢作了如下描述:“2010年,只要LED外延芯片企業能夠生產出市場可以接受的芯片,基本不用擔憂銷售的問題,但到了2011年上述狀況已經不復存在。隨著LED芯片量產企業數量和MOCVD機臺的大幅度增加,中國LED芯片的產能得到大幅度提高。在市場需求量增長遠落后于企業產能擴張的情況下,市場競爭將開始變得日趨激烈,LED芯片價格大幅下降已經不可避免。”
而陸續公布的2012年三季報顯示,幾家以LED芯片為主營業務的上市公司業績可謂黯然失色。
過去幾年在紅黃光芯片領域一直穩居高毛利寶座的乾照光電(300102.SZ)今年也難以抵擋行業毛利率普遍下滑的事實,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芯片毛利率42.94%,同比下降20.47%。而今年前三季度公司LED芯片銷售量同比增長約30%,但是芯片銷售價格與去年同期相比有較大的降幅,芯片毛利率大幅下降。
而作為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芯片廠商,三安光電(600703.SH)的半年報數據卻頗為耐人尋味。在財報披露數據上看,三安光電一改以往披露LED芯片銷售及毛利率數據的慣例,首次將高毛利的LED應用產品與LED芯片合并報表。“用LED產品作為統計口徑,顯然是想平衡芯片和應用產品之間的毛利差,或是掩蓋芯片毛利率的快速下滑。”一位業內人士表示。
盡管如此,三安光電在其財報中仍然提出了公司芯片銷售毛利率下降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受經濟環境的影響,部分芯片價格有窄幅下降。另一方面,公司規模效應降低生產成本未得到充分體現,安徽三安光電有限公司產能雖已逐步投產,但產能的完全釋放需要一個過程,規模效應未得到明顯體現;公司研發、設計的部分“新產品”良率尚未達到預計的效果,有待進一步提升。
“LED芯片降價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供給遠遠大于需求。”華磊光電總經理助理葉國光表示,曾經狂熱的擴產潮讓這股降價風波提前來到。
在當前全球LED市場不景氣的背景下,上游芯片企業面臨著原材料價格反復波動、運營成本居高不下、海外市場專利壁壘等難題,一旦國內內需市場對LED照明產品的消化能力不足,這些庫存寡頭將遭受重創,這或將成為LED上游行業格局重塑的拐點。
記者查閱了三安光電、乾照光電和華燦光電三家公司的相關財報數據,其中存貨金額一直高居不下的是三安光電。截至2012年6月30日,三安光電存貨達到9.4億元,乾照光電為1.3億元,華燦光電為1.4億元。
GLII統計數據顯示,2010-2011年是國內LED芯片廠家存貨飆升的主要時間段,三安光電從2010年的3.1億元飆升至2011年的9.18億元,同比增長195.88%;一直穩健發展的乾照光電2010年存貨0.4億元,2011年增加至1.27億元,同比增長219.16%;而華燦光電2010年存貨為0.63億元,2011年增加至1.22億元,同比增長94.4%,相比而言增幅最小。
對于存貨快速增加,上述三家上市公司在財報中均表示,擴產項目陸續投產,產能逐漸釋放是主要原因之一。
GLII監測數據顯示, 2010年國內LED產業簽約計劃投資額合計為2178.8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48.6%;其中外延芯片投資額約1240億元,占比56.9%。2011年中國LED產業簽約規劃投資額為1945億元,同比下降10.7%。其中外延芯片項目總規劃投資額達890億,同比下降35%,但依舊占據了總規劃投資額的46%。
高工LED產業研究所研究副總監岑自力表示,在市場低迷的情況下,高庫存的芯片廠會選擇拋貨,這個現象曾出現于2011年年底,今年不排除有繼續低價拋貨的可能性。
“庫存已經是目前所有芯片廠首要解決的難題,否則最后就有可能增加跌價損失。”一位業內人士指出,迅速拋售庫存是芯片企業迫不得已的下下策,畢竟低折扣拋貨就意味著虧損,從而拉低企業整體利潤水平。”
上述人士分析,按照通常規律,只有根據市場需求來安排生產才有可能避免庫存,理想的狀態是85%以上的產品都能順利售出,庫存周轉天數越小越好。
而高位庫存對企業來說是最大的風險,一是技術貶值,一旦有新技術出現的時候,庫存產品就會出現技術貶值,因為現在LED芯片性能仍處于不斷提升的階段,外延生長的技術路線仍存在被替代的風險;二是原材料價格浮動會直接造成庫存與新品的成本錯位,尤其是當前決定原材料價格極不穩定,包括MO源、藍寶石襯底在內的主要原材料價格變動幅度較大;三是持有成本上升,銀根緊縮造成資金成本大幅上升。這三個因素中的任何一個都會給庫存持有者帶來直接的虧損。
降價、庫存高企,在利潤被不斷攤薄的情況下,LED芯片企業該如何自救?迪源光電銷售總監何亮表示,在市場疲軟的情況下如何尋求產業鏈上的戰略聯盟,尋找愿意一起抱團取暖的伙伴,這才是關鍵。
士蘭明芯深圳辦事處總經理助理楊濤則認為,當行業出現增量不增利的情況時,企業只有通過自身的成本控制、績效管理來控制風險,控制好每個環節的成本,做到資源最大化。
面對即將到來的芯片微利時代,高工產業研究院院長張小飛博士認為,隨著規模效應的體現,行業內擁有核心技術及規模化生產能力的領先企業仍將保持相對穩定的利潤水平。
(關鍵字:LED 芯片)